青少年近視防控有方法
時間:2020-04-17 17:01:05 作者:連云港光明眼科醫院 已點擊:70
11月20日,衛計委近視眼重點實驗室主任褚仁遠教授蒞臨光明醫院,在位于院部七樓的學術報告廳,做了《青少年近視科學防治》專題講演。市光明醫院院長管學剛與王麗英、張新秀兩位眼科博士和醫護人員聽了報告,并就實踐中遇到的問題,請教了褚教授。近三個小時的精彩講演,常常被百余位與會者的掌聲笑聲所打斷.
市光明醫院院長管學剛說,我國近視眼防治存在著諸多障礙:人種和遺傳,信息社會的發展;儒家文化和應試教育制度;防治措施的誤區多,虛假偽劣產品和防治措施的泛濫,不良媒體助長這些不良風氣,監督管理差;對正確的防控產品及措施,媒體宣傳和推廣不力。然而,我國近視眼防控泰斗---褚仁遠教授,志在助推基層一線醫療進步、普及市民基本知識,以75歲的高齡,來到蒙山沂水,為老區的醫護人員送帶了妙趣橫生的講座,幫助醫護人員打破眼科防控瓶徑,讓普通市民短時間一網打盡諸多眼科科普知識.本報記者請院長管學剛將筆記及感 想整理如下.
“散瞳驗光”無害.“散瞳對眼睛是沒有危害的。”褚仁遠教授是眼科界的國寶.醫學驗光的概念最早由他提出。演講一開篇,他就談到兒童近視散瞳的重要性,并對如何正確滴用眼藥水作現場示范。他特別談到”眼藥水一滴就好,兩滴就浪費了”.(他繪聲繪色擠眉弄眼,樂翻了全場)。
飲食很重要 人的眼睛,從出生到3歲屬于快速發育期,眼軸16mm至19.5mm;3歲至18歲屬于慢性發育期,眼軸19.5mm至23mm。而鞏膜發育主要看膠原纖維排列,赤道部前段7歲發育完成,赤道部后段13歲發育完成。在發育期特別要重視營養的補充,多食富含膠原的食物,如豬蹄、豬皮、鴨掌等;補充葉黃素,最富含的食物為西蘭花。
不良用眼危害大 褚教授談到近視眼的產生原因,有三大類型:遺傳、圍產期、外界環境。他提醒,倒睫、弱光下讀寫、長劉海、車廂中閱讀都是引起形覺剝奪性近視的主因;另外,讀寫姿勢不正確、驗光配鏡不當則是引起光學高焦性近視的重要因素。
“旁中心離焦概念”的提出 褚仁遠教授在講座中提到“旁中心離焦概念”時說,這是2005年通過小猴實驗所正式明確的概念,它分為兩部分:周邊形覺剝奪引起近視眼和屈光狀態的改變不依賴中心視覺,這對未來青少年近視防控具有重要意義。他還談到握筆姿勢與近視程度相關 褚仁遠教授用大量的圖文來闡述了握筆姿勢正確的重要性。
醫學驗光如何選醫院 就大家關心的這一問題,褚仁遠教授講了三個方面:一看有沒有專業的醫學驗光人員;二看驗光室設備與環境是否標準;三看醫院近視防控技術如何。據了解,褚仁遠教授有個習慣,每到一地,他都會先到醫院做環境觀察。這次到“光明“也不例外。他得出的結論是:光明眼科醫院是家很規范的醫院。有多名富有經驗的醫師做專業診斷,有專業的驗光師進行醫學驗光,檢查設備先進齊全,驗光室各項指標達國際標準,還擁有配鏡、MCT技術、屈光手術等多項近視解決方案。他重點提醒:兒童的驗光配鏡要謹慎,它與中老年人配鏡不一樣,兒童的驗光配鏡是一種治療手段。
在與連云港光明醫院醫護人員交流互動中,褚教授要求,近視防控不是一朝一夕之事,它是一項長期的觀察過程,針對少數家長不保存檢查結果的現象,褚教授說“一定要叮囑家長將檢查的結果和家里的存折放在一起。千萬不能把病歷當廢紙丟掉。他還回復了港城醫護人員提到”MCT眼鏡“等問題,他強調“MCT眼鏡并非人人適宜“。這是因為MCT(一種特殊的透氣性硬質接觸鏡——角膜塑形鏡),讓近視患者配戴后,暫時性地改變角膜幾何形態,降低甚至消除近視。其主要作用是夜間配戴8-10小時,白天裸眼視力清晰,可有效減緩近視加深,降低高度近視的發病率。不過其性質是醫療技術,不是銷售鏡片,所以并非人人適宜。這款眼鏡驗配前應做如角膜地形圖等特殊檢查,且只適應于600度以內的近視。
褚仁遠教授最后談到,中小學生近視防控增加調節靈敏度和幅度的主要措施不外是:多參加戶外活動;看近30~40分鐘,看遠3~5分鐘;乒乓球運動有利于調節靈敏度訓練;.低度近視眼戴鏡者不能一味看近不戴鏡;外隱斜者多做輻輳訓練(輻輳訓練是一種訓練視覺調節輻輳能力及肌肉匯聚開散能力的行為);醫學驗光;正確認識兒童近視類型,不同類型不同處理;可選擇增加調節靈敏與幅度的眼藥水
上一篇:下面沒有鏈接了
下一篇:如何與盲人溝通顏色