孔源性視網膜脫離是否需要急癥手術
時間:2020-04-17 16:22:45 作者:連云港光明眼科醫院 已點擊:93
孔源性視網膜脫離多見于中年或老年人,男性患者較多,常為雙眼先后發病,多數患有近視性屈光不正。多數視網膜脫離于幾小時內發生,表現為患者忽然覺得視野中出現黑幕狀暗影,隨著視網膜脫離發展而擴大。當黃斑受到累及時,中心視力立即下降。發病前,通常先有閃光亮點與黑影飄浮等癥狀。亦有的患者直到黃斑受累時才自覺。
視網膜脫離發生后,感光細胞層的營養受到損害,尤其是當累及黃斑時,如不及時復位,視網膜發生萎縮及變性,中心視力障礙不可恢復。即使經過手術成功地使視網膜解剖復位,功能仍難以好轉。而且,長期視網膜脫離,眼壓低及玻璃體混濁,視網膜上下與玻璃體內纖維組織增殖。視網膜脫離久不復位,可并發虹膜睫狀體炎、瞳孔閉鎖、并發性白內障、繼發性青光眼,甚至眼球萎縮??自葱砸暰W膜脫離約有90%的病例,如及時診治,能在一次手術后成功復位。黃斑區脫離2~3月以上的病例,在視網膜解剖復位后,視力恢復往往不能正常。因此視網膜脫離在臨床上通常是急診病種。早日診斷早期手術才能使預后轉佳。延誤時機即使成功的手術,亦不能挽救視力。
目前手術時間對孔源性視網膜脫離(RRD)的影響,學術界各執一詞,有研究顯示RRD1周內手術,對預后無明顯影響,但部分觀點認為時間越長,RRD不斷進展,病情加重。
為量化評估新發的RRD 的進展速度,Morten等對急癥表現黃斑在位的RRD患者進行了超過32個月的前瞻性觀察研究。研究通過光相干斷層掃描(OCT)對患者進行黃斑狀態評定。共收錄研究了96眼,其中50眼通過OCT定量評定了視網膜脫離程度。
結果顯示只有1例(1/99)從黃斑在位進展到黃斑脫離 。50眼的定量評定結果顯示脫離程度基本穩定。但研究者們發現18%(9/50)的病人視網膜脫離逐漸向黃斑區進展?;貧w分析顯示術前等待時間是視網膜脫離進展的顯著相關危險因素(OR= 1.05,p = 0.027)。
研究者們得出結論黃斑在位 RRD在發病第一晚進展累及黃斑的概率僅有1%,但手術時間的延遲是RRD進展的重要危險因素。由此可見,我們應該顛覆視網膜脫離的診療觀念,把它作為一個急診進行考慮,可以有效的提升患者視功能預后。
上一篇:老花眼預防保健
下一篇:下面沒有鏈接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