玻璃體為無色透明的膠質體,充滿在晶體后面的空腔內,其余部分與視網膜和睫狀體相貼。玻璃體前面有一個約9毫米的隱窩(皿狀凹),以容納晶體。
玻璃體周圍部分較為濃稠,形成了玻璃體膜。在視神經乳頭周圍和鋸齒緣前2毫米的睫狀體平坦部,玻璃體膜與之貼附緊密。
玻璃體的中央自后向前有一透明的狹長的管道,稱為玻璃體管,為胚胎發育時原始玻璃體殘跡,一般不影響視力,如管形明顯者,驗光時可影響影動。
玻璃體的主要成分為水,占98%以上,并含有少量的蛋白質、鹽類、脂肪、維生素C、透明質酸及氨基酸等。玻璃體為一種無色透明的膠狀組織,總體積約為6毫升。比重1.007,PH值7.2~7.5,屈光指數為1.336。
玻璃體自身無血管,營養供應來自睫狀體和脈絡膜,無再生能力,損失后由房水填充。玻璃體極易受炎癥、外傷、退變等影響而發生變性、溶解或混濁,造成屈光系統功能的下降或喪失。
臨床經常遇到玻璃體飛蚊癥患者
生理性飛蚊癥:系玻璃體中胚胎殘存細胞或纖維組織,投影于視網膜上所致,可能來源于中胚葉。
臨床表現:眼底鏡檢查??梢姷絻煞N類型:一種為灰白色透明條索自視乳頭表面與晶體后極相連,條索中央多已閉塞,偶見暢通者,且有血液流動。此型為完全性玻璃體動脈殘留,可因纖維組織的收縮或牽拉引起白內障或晶體脫位。另一種為灰白色透明條索附著于視乳頭上或晶體后極部,另一端游離于玻璃體中,臨床常稱為玻璃體動脈部分殘留。本癥一般不影響視力,如條索狀明顯者,驗光時可受影響。
治療:因不影響視力,無需治療。
玻璃體為無色透明膠狀體玻璃體 位于晶狀體后面,充滿于晶狀體與視網膜之間,充滿晶狀體后面的空腔里,具有屈光、固定視網膜的作用。
玻璃體飛蚊癥一般不影響視力,如條索狀明顯者,驗光時可受影響
免責申明
本文內容主要來源于陳林義院長相關著作,部分內容參考互聯網及眼科學。僅供臨床參考。謝謝大家